作者寫道:「中國領導人在走出這一步之前拖延了很久。
在今年三月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,已請台灣交易所去研究SPAC的可行性,可能在不久的未來,台灣也能夠參與SPAC的投資。專家提醒,今年開始從GAMESTOP、比特幣、迷因股票到SPAC併購潮等現象,都因為資金行情,漲得非常凶猛。
華爾街億萬富豪艾克曼(William Ackman)旗下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(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,SPAC),將併購環球音樂集團(Universal Music Group,UMG),若成功有助這家唱片公司的估值上看約400億美元。收購對象資訊不足:SPAC上市時對未來可能收購的公司一無所知,SPAC不可以提前鎖定目標併購的公司,因此招股書中只會說明欲完成併購的公司所在行業及地域。空殼公司併購環球音樂 可望成史上最大SPAC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避險基金大亨艾克曼旗下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(SPAC),與環球音樂集團即將談成一項交易案,有助這家唱片公司的估值上看約400億美元。不一定併購成功:SPAC上市後,下一步便要尋找合適的未上市公司進行併購也有研究針對50家已經SPAC公司分析,發現一半以上都在虧損,而這50家公司本來表示到今年(2021年),會創造150億美元的營收,到現在只履行了10億美元。
丁學文提醒,隨著SPAC的泡沫越來越大,監管機構已經開始注意,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去限制SPAC的發展。不一定併購成功:SPAC上市後,下一步便要尋找合適的未上市公司進行併購。他們表示支聯會繼續爭取平反八九民運「人心不死,燭光不滅」。
支聯會表示,面對當前困難的政治形勢,該會仍深信香港人毋忘「六四」的情懷是不會消失的,並寄語港人以智慧、靈活、堅毅的精神,在合法、安全、和平、理性的情況下,用自己的方式、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悼念「六四」。Photo Credit: AP/ 達志影像 (中央社)由香港支聯會(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)設立的「六四紀念館」被當局調查後,今早(2日)宣布暫時閉館。昨日下午2時許,食物環境衛生署職員稱接獲投訴,指有人在旺角道一座商業大廈的一個單位內,未領有所需牌照而經營或使用公眾娛樂場所。鑑於今年六四燭光晚會未被批准,支聯會秘書蔡耀昌呼籲市民在六四前夕及當天,採「潮水式」到紀念館參觀和獻花悼念。
蔡耀昌表示,原本他也計劃6月4日晚在館內作悼念活動,現時距離6月4日只餘2日,要重開並不容易,但會盡快研究有關法律問題,再作決定,爭取盡快重開David Sheppard表示,當初由於疫情爆發導致需求下降,OPEC+和其他大型石油生產國在疫情期間,一直在減產,但疫情趨緩後,經濟回溫消費市場獲得改善,才使得石油產量慢慢復甦。
去年春季油價崩跌時,OPEC+同意每天減產破紀錄的970萬桶原油,之後降至770萬桶,今年1月起再降至720萬桶。因此很難打開國門,讓消費市場促使原油需求上升,所以各產油國供給上也較為謹慎。但OPEC+秘書長巴爾金都(Mohammad Barkindo)認為伊朗原油供給增加不致成為油市隱憂。Energy Aspects分析師Amrita Sen說明,全球石油需求將取決於亞洲市場對疫情的反應,由於亞洲追求0確診人數,而不是像西方國家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,像是對待流感一樣。
油市近期不再供給過剩,產油國聯盟確認逐步增產,令投資人更加看好需求前景。不過,專家則指出,受到近來再生能源風潮的影響,減少石化燃料儼然成為國際共識,再加上亞太地區疫情也尚未趨緩,今年油價很難復甦到疫情前水準。最後,他估計,可能到2022年年中全球才可能脫離疫情的干擾,屆時油市才可以進一步成長。紐約交易的7月交割西德州中級原油(WTI)期貨價格上漲1.40美元,漲幅2.1%,每桶收在2018年10月以來最高的67.72美元。
歐美疫情緩和刺激需求 國際油價站上2年高點 (中央社)隨著歐美國家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緩和,國際油價再度站上每桶70美元,為兩年來首見。這項國際基準油價攻上2019年5月以來最高收盤水準。
2019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,武漢肺炎)大流行後,石油輸出國家組織(OPEC)和俄羅斯等國組成的產油國聯盟(OPEC+)大幅減產,支撐因疫情重創需求而暴跌的油價。另一方面,近期內石油價格應該也很難進一步上漲。
OPEC+預期到了7月,每天減產幅度將持穩在580萬桶。OPEC+同意依先前決定,7月起每天增產45萬桶原油。另外則是亞太地區開放國門的謹慎態度,全球航空業亦遭受到限制,無法再增加原油需求。OPEC+今天同意持續鬆綁產油限制,展現對油市需求回溫、供給過剩減緩的信心。金融作家David Sheppard說明,這份報告雖然只是對於環保願景,更重要的是它說明了大型石油生產商,正面臨各國限制石化燃料投資的壓力。David Sheppard引述研究機構Energy Aspects報告指出,雖然油市正逐步走穩,但未來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,可能從7月開始限制石油產量增長。
隨著歐美地區疫苗施打成效顯著,逐漸脫離疫情的紛擾,使得國際油價創下2年新高,今(2)日一度衝破71美元,顯示目前投資市場對油市回溫具有信心。沙烏地阿拉伯每天減產100萬桶原油的限制則會持續鬆綁。
此外,伊朗正與歐美大國協商恢復2015年簽訂的核協定,經濟制裁有望解除,未來幾個月伊朗原油可能增加國際油市供給。David Sheppard表示,預計未來幾個月石油需求,不會在各國全面復甦, 也就是說今年夏天油價上漲空間仍然有限,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國家疫苗接種率低。
美國近幾週原油與油品庫存降幅大於市場預期,反映運輸用油需求逐漸回升。今年國際油價已大漲超過30%。
華爾街日報昨天援引知情人士說法報導,OPEC+中的技術委員會確認今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將激增600萬桶的預測後,國際油價進一步猛漲去年春季油價崩跌時,OPEC+同意每天減產破紀錄的970萬桶原油,之後降至770萬桶,今年1月起再降至720萬桶。OPEC+今天同意持續鬆綁產油限制,展現對油市需求回溫、供給過剩減緩的信心。隨著歐美地區疫苗施打成效顯著,逐漸脫離疫情的紛擾,使得國際油價創下2年新高,今(2)日一度衝破71美元,顯示目前投資市場對油市回溫具有信心。
沙烏地阿拉伯每天減產100萬桶原油的限制則會持續鬆綁。另一方面,近期內石油價格應該也很難進一步上漲。
歐美疫情緩和刺激需求 國際油價站上2年高點 (中央社)隨著歐美國家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緩和,國際油價再度站上每桶70美元,為兩年來首見。金融作家David Sheppard說明,這份報告雖然只是對於環保願景,更重要的是它說明了大型石油生產商,正面臨各國限制石化燃料投資的壓力。
此外,伊朗正與歐美大國協商恢復2015年簽訂的核協定,經濟制裁有望解除,未來幾個月伊朗原油可能增加國際油市供給。OPEC+同意依先前決定,7月起每天增產45萬桶原油。
今年國際油價已大漲超過30%。David Sheppard表示,預計未來幾個月石油需求,不會在各國全面復甦, 也就是說今年夏天油價上漲空間仍然有限,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國家疫苗接種率低。Energy Aspects分析師Amrita Sen說明,全球石油需求將取決於亞洲市場對疫情的反應,由於亞洲追求0確診人數,而不是像西方國家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,像是對待流感一樣。不過,專家則指出,受到近來再生能源風潮的影響,減少石化燃料儼然成為國際共識,再加上亞太地區疫情也尚未趨緩,今年油價很難復甦到疫情前水準。
因此很難打開國門,讓消費市場促使原油需求上升,所以各產油國供給上也較為謹慎。華爾街日報昨天援引知情人士說法報導,OPEC+中的技術委員會確認今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將激增600萬桶的預測後,國際油價進一步猛漲。
2019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,武漢肺炎)大流行後,石油輸出國家組織(OPEC)和俄羅斯等國組成的產油國聯盟(OPEC+)大幅減產,支撐因疫情重創需求而暴跌的油價。油市近期不再供給過剩,產油國聯盟確認逐步增產,令投資人更加看好需求前景。
OPEC+預期到了7月,每天減產幅度將持穩在580萬桶。但OPEC+秘書長巴爾金都(Mohammad Barkindo)認為伊朗原油供給增加不致成為油市隱憂。